搜索标题
搜索作者
搜索内容
登录
|
注册
中华倪杨氏论坛、团结姓氏兄弟、振我家声、兴我中华!
中华万家姓
>>
中华倪杨氏论坛
>> 新闻公告 >> 浏览主题
版主
新闻公告
源流古迹
家谱分支
姓氏人物
姓氏企业
芳 名 录
姓氏取名
全部分类
主 题: 杜甫七律《登高》浅析 杨利民
已阅:968 / 回复:0(楼主)
唐大历二年(767年)秋天,55岁的杜甫流寓夔州,贫病交加,以致耳聋眼花,发稀齿落,当他“重阳独酌杯中酒,抱病起登江上台”时,时局的动荡,政治的昏暗,己身的不幸,万千忧愁齐集心头,于是写下了这首七律。
全诗通过登高时所闻所见,描绘大江边的深秋景象,抒发了贫病交加、一生艰难的身世之感。
诗的前四句实写秋景,为后四句的抒情做衬垫。首联从细处着笔,紧扣夔州的特定环境,精心撷取了有代表性的六组景物,各以一字状一物,构成一个完美的意境:秋天登高,峡口的风本来就大,对于年老多病的诗人来讲,更觉得凄紧,所以用了一个“急”字;秋高气爽苍穹显得特别辽远。因此用了一个“高”字,夔州一向以猿多著称,秋山空谷,猿啸声声,哀转久绝,故用一个“哀”字。澄澈的江水围绕着明晰可见的小洲,状曰“清”;洁净的沙岸,状曰“白”;在那一碧千里、江天无纤尘的背景下翱翔盘旋的水鸟,状曰“回”,“飞回”与上句“风急”又暗相呼应。真是俯仰之间,耳闻目见,令人犹如身临其境。此联不仅上下句对仗,而且句中自对,严谨工整,读来节奏鲜明,富有韵律感,并使景物与当时情思密切配合。
颔联笔法忽变,从首联的层层渲染,转为浑然一体,大处落墨。因峡口风急,山林落叶,满耳“萧萧”之声,“萧萧”叠字,在衬上一个和它双声的“下”字,烘托出满山落叶的声色;因峡口险窄,江水汹涌,满目呈“滚滚”之势。萧萧落木,已兴下面的“悲秋”之景象;滚滚长江,自然也引起下面“百年”身世的感慨。而“无边”和“不尽”,又使眼前有限的山林江水扩展开来,使秋意充溢时空。透过这沉郁悲凉的句子流出诗人韶光易逝、报国无门的喟叹,也折射出诗人长年漂泊、老年孤愁的心态。
后两联抒写登高的感触。笔法上,颈联又由颔联的浑然一体变为多层次的点染。罗大经说它“十四字之间含八意”(《鹤林玉露》),异乡作“客”,寄人篱下,此其一;系舟“万里”,故乡渺茫,此其二;“悲哉秋之为气”,节令凄凉,此其三;“常”年如此,不知其终,此其四。以上为“万里”句;“百年”,即一生,一生潦倒,年已暮齿,此其一;体弱“多病”,缠身不愈,此其二;重九“登台”,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此其三;而自己眼前却孑然孤“独”,“弟妹萧条各何在”,此其四;以上为“百年”句。八层意思,有力地传达出诗人的羁旅愁和孤独感。而其中“常”、“独”是点睛之笔,万里悲秋作客,偶而为之已属不堪,何况“常”!老年多病独登台,倘若亲朋满座,子孙满堂已可慨叹,何况“独”!全联层层递进,言简意赅,情味无穷。
尾联则放笔直写。“艰难苦恨”四字,以浊重之音透出沉重的悲伧感。诗人所说的“艰难”,即“千戈衰谢两相催”的意思,既含时局维艰,也含个人生活维艰。“宽杯应是酒”,这样艰难潦倒的境遇,本来还可以借酒浇愁,偏偏又染上肺疾,不得不暂且罢饮,这更增添了难以排遣的忧愁。
律诗本是骈俪化的产物,严整是它的特征之一。这首诗四联对仗,首尾二联好象没有对,颔联二联好象无意于对,“细绎之,却锱铢钧两,毫发不差。”(胡应麟《诗薮》)过于工整,本易陷于板滞单调,而此七律却又意兴横逸,气韵生动。最后以苦涩语作结,无限悲凉之意见于字里行间。
作者:杨利民 (2011/9/20 13:20:10)
回复此贴
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,请
登录
注册
发贴.
当前在线:共
4
人 会员
0
人。列表:
游客
游客
游客
游客
(全部游客):
游客
游客
游客
游客
本论坛网络实名:
中华倪杨氏论坛
执行时间:1,414.1 毫秒
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,与
中华倪杨氏论坛、中华万家姓网
立场无关
Copyright by www.10000xing.cn
中华万家姓
天驷文化
Powered by TSCC
fangshuang Design